
【培養AI「建築思維」擴展篇】共造未來-AI不再是象牙塔,而是每個人的工具箱
作者: SAS 台灣
原文刊登自: 天下雜誌
2023堪稱是生成式AI元年,企業主確信人工智慧可提高生產力,讓「人腦」用來判斷更有價值的決策。不過,各種部門的主管對AI就抱有不同期待:資訊長希望用AI打造現代化架構;營運長力求AI降低營運成本支出;行銷長渴望AI幫宣傳成效拳拳到位。

這麼多維度的期待之下,決策者該如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?有哪些小撇步可以參考?又如何讓「AI平民化」,從C-level層級到第一線執行者,喜愛寫程式的、偏好Low/No-code的所有員工都能輕鬆地使用AI?

如何建造更「人性化」的AI大樓,賦能所有人都可快速上手新科技?
AI分析領域領導廠商SAS,在【培養AI「建築思維」策略篇】提到,企業打造AI模型建議從「建造大樓」的概念切入,規劃AI應有清晰的策略藍圖、將每個建造環節緊密相連,並定期進行修繕維護,確保AI大樓能堅穩續存多年外,還能不斷增值。
而談及讓AI可輕鬆擴展的使用特性,SAS台灣區總經理陳愷新指出:「穩固AI高樓落成之後,不應該只能供人欣賞,更重要的是,要讓所有的『住戶』可輕鬆入住AI大樓、便利地使用公共設備,甚至讓居民得以互相串門子培養感情,如同可輕鬆擴展的AI,能讓所有使用者輕易的上手,達到真正的『AI平民化』,以人為本的角度,讓所有人都能受惠AI的好處。」
他進一步分享,抑或是企業受限於規模、起步時間,人才等因素,在準備AI基礎建設時會遇到不小的挑戰。與構築大樓一樣,打地基往往為建築過程中既耗時,複雜度也相當高的一環,但卻是一切最重要的根基,因此可考慮術業有專攻,讓專業施工商或技師幫忙託管、檢查,如同將AI的基礎建設交給專業的全託管服務,除能省去許多時間與人力成本,還能減少不少企業的技術債。
企業構築AI:AI並非目的,而是協助我們抵達目的地的工具
陳愷新分享,AI並非目的,而是協助我們抵達目的地的工具,如同ChatGPT提供普羅大眾透過對話式體驗,操作AI不用跨越高門檻;SAS Viya平台也是相同概念,專為AI可輕鬆擴展的目的所打造,藉此讓所有部門的人、所有職能的人、所有階層的人,都可以簡單開始用AI。
平民化AI成為行銷加速器的最有力工具
擁有多年跨產業行銷實務經驗,專注全通路 AI 行銷轉型、客戶資料平台(CDP)及模型建置、生成式客戶互動等場景的SAS顧問郭泰竹,說明透過SAS客戶智慧360 (SAS Customer Intelligence 360,SAS CI 360) 這項AI行銷解決方案,可幫助行銷人在經常事務過載的工作狀態之下,建立一套完善客戶體驗的決策引擎。
他進一步說明CI 360能完整行銷旅程的幾個面向,首先是強化客戶資料蒐集與管理整合,透過AI一鍵篩選要進行溝通的客戶輪廓/特徵。接著分析資料,有助決策並強化客戶混合式體驗,以及命令AI自動生成互動情境及內容,幫助行銷人不用再像以前做重複例行工作,用更少工時創造更多績效。
AI行銷平台將不再只是工具,更可以扮演一位專業的行銷顧問,協助行銷人員晉升為AI行銷專家
而可以達成這些自動生成的情境,即為CI360近期引入了在行銷界叱吒風雲的生成式AI,讓此AI行銷平台不只是協助行銷人員的工具,它更像是一位專業的行銷顧問。郭泰竹說明,從策略規劃、內容創作到提供行銷建議,CI360皆可一站式完成,如直接生成建議的行銷文案、或對行銷活動目標客群的人口、心理、行為和地理特徵等提供洞察,但也將編修與置換的彈性仍保留給行銷人員。讓行銷人員有了AI行銷助手的大力支援後,省下時間專注核心業務,晉升為AI行銷專家,實踐AI的平民與普及化。
建立AI可以這樣偷吃步,數位免疫系統讓管理不再耗時費力
建立AI應用,難道一定要什麼都靠自己動手嗎?成功主導超過40個高科技製造、零售等產業客戶,搬遷IT至雲端環境、容器化等實際專案的SAS雲端架構師郭禮嘉指出,企業的資源分配、建立AI起始點與觀點不同,但在快速更迭的世代中,又快又好的打造AI才是關鍵。企業想要快速發展至享有AI應用的所帶來的商業價值,偷吃步的方法,就是找專業的全託管服務,如SAS Cloud全託管服務(Hosted Managed Services, HMS),郭禮嘉顧問笑著說。
他進一步說明,SAS Cloud HMS的興起,就是為了協助企業,不須面臨管理AI耗時又費力的情境。一家北歐的銀行業者應用SAS Cloud HMS服務並表示:「這是一項比SaaS更全面的服務方案,從底層架構、資料管理、系統監控、技術支援全部都涵蓋,讓我們在管理AI基礎建設安心不少!」該銀行僅用了1.5 個月內就完成建置合規的雲端分析環境,並在6個月內整合現有系統且上線,更提升整體AI分析的效能。
全代管服務可協助企業快速建置一個AI的發射台,讓企業主可以專注的打造AI應用,無須擔心實作基礎架構的痛點、AI技術債,平穩朝著目標啟動。
郭禮嘉最後分享:「我們希望為企業提供一套數位免疫系統(Digital Immune System),這套系統結合軟體設計、開發、自動化、分析等多種企業技術實踐,並且保證可靠度、安全性、可用性等,協助企業全面控管IT架構、AI系統,解決過往的實作痛點、突破企業AI技術債,平均下來也幫企業IT管理支出節省20%費用。」
當負責任的AI成為必修,永續成為新共識,下一步該怎麼走?
當AI進展為越趨普及、「人性化」後,對於AI提供的答案牽涉道德倫理、偏見公平、乃至於正確性是不能忽視的。「負責任的AI」概念在全球逐漸興起之際,我們也可以思考,AI能否對於環境永續、社會關懷等層面,扮演起科技賦能的要角?
答案是,可以的。有個例子就是SAS將AI提供給群眾使用,透過影像識別技術追蹤當地的生態變化,讓更多人可以關注並協助加拉巴哥群島的海龜保育議題。又或是針對ESG的淨零碳排需求,全球最大建材製造商Wienerberger Group,攜手SAS運用數位孿生技及AI應用,在生產製程提升能源使用率,進而實際減少碳排放量。
除了環境面,對於社會方面的關注,SAS團隊分享另一實際案例,他們協助西班牙警察單位所使用的VioGén(性別暴力再犯風險)系統,運用AI分析技術探鑽資料庫,制定出高、中、低三種施暴者的再度攻擊風險等級。透過AI運算預判、預測,提早攔阻了許多親密關係的暴力事件。
從AI使用平民化,再到平民受惠AI,可觀察到AI不僅是未來,已是現在的一部分。從提升企業競爭力到解決全球性問題,AI都正在漸漸彰顯其價值。但我們也不能忽略其帶來的倫理問題和社會挑戰。「負責任的AI」將不僅是一個口號,而是成為各行各業和普羅大眾真正可以信賴的工具,AI才能真正成為人類社會的良師益友。讓我們一起期待一個由「負責任的AI」引領的更加公平、永續的未來。
關於SAS
SAS 於 1976 年於美國創立,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分析領域領導者,提供創新的數據分析、人工智慧及資料管理軟體與服務,以協助世界將數據轉換為智能。SAS連續多年獲各大權威調查機構,於資料科學與機器學習相關評比中,列為領導者地位。目前在全球 56 個國家擁有據點,協助超過 82,000 家企業進行最佳商業決策,《財星》雜誌全球 500 強企業中,包含金融、製藥、電信與航太製造等產業,皆 100% 仰賴SAS。
SAS台灣分公司於1989年成立,目前國內超過五百家產業客戶。
更多資訊請參見 SAS台灣官網